又是一年春暖花开之时,大地万物复苏,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,然而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却还没有迎来真正的“暖春”。面对油价断崖式下跌,市场持续低迷的实际情况,延长石油提出“过紧日子”的思想,大力开展“降本增效”工作,倒逼施压,齐心协力共度难关。
西橡公司作为集团下属非油板块,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一季度,面对种种不利形势 ,勤练内功,一手抓降本增效,一手抓开拓市场,强健体魄抵御春寒,顺利完成营业收入5.25亿元,达到年进度计划的23.86%,实现首季开门红。
“质量”降本显身手
质量是企业生存的生命线,尤其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,产品质量作为核心竞争力显的尤为重要。记者在西橡公司轮胎硫化车间了解到,过去在检测轮胎产品时往往会发现气泡、金属杂质等问题,一次性合格率只能达到65%。这些性能“硬伤”导致的返厂维修,使成本增加,利润缩水。西橡公司品质保证部部长谢萍儿告诉记者,今年一季度,公司为了改变这种现状,专门设立了涉及欠流、金属杂质、缺胶、气泡等方面的五个微平台,并安排骨干人员进行课题攻关,现在产品的一次性合格率已经提升了20%。这一举措,不仅改变了以前“眉毛胡子一把抓”的检测现状,还在一季度每月降本20万左右。
市场部经理陈中兴也告诉记者,一季度,西橡公司从原材料采购、水电路网的动力实施和生产组织三个方面累计降本节约1365.87万元,其中原材料采购降本750万元。
“创新降本”,如虎添翼
创新是企业攻坚克难的法宝,西橡公司今年不仅捂紧钱袋子增收,还加大研发投入来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,使配套产品降本提质,引领创造市场新需求。
该公司技术中心总监张旭在谈到提高产品质量时说:今年他们在内销市场上,对产品在结构和配方上进行了调整,调整后的产品通过了路试。达到效果之后不但可以提高公司品牌效应,同时可以大幅度的降低退赔率。
市场“开源”效果大
除了“节流”,西橡公司今年还积极“开源”。针对国际市场橡胶销售不利的严峻形势,公司坚持“做强北美市场,做大欧洲市场,开发东南亚市场”的策略,在美国建立销售公司主动应对双反影响,并且创新大客户管理模式,集中优势资源拓展客户市场。此外,为了深挖国内市场潜力,西橡公司在今年年初陆续召开23场轮胎路演推广会,扩大轮胎替换市场销售,仅三月份公司销售4万条轮胎,实现了产销两旺。
参访结束时,西橡公司总经理张冬阳告诉记者,一季度,尽管面对市场各种不利因素,尤其是配套市场下滑的不利局面,通过出口、替换和市场的弥补,总体销售额达到5.25亿元,完成了季度计划的23.86%,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9%。下一步,西橡还将继续通过市场开拓、增收节支这些措施的落实,确保全年各项生产经营任务的顺利完成。